oilcn油訊
在過去的2023年,我國食用油消費市場發生了一系列變化:油價變便宜了,油品越來越豐富。
與此同時,油脂加工行業出現了新的競爭熱點與加工產業帶,一批新興企業乘勢冉冉升起。
這些變化的背后成因,既有需求端的驅動,更有供給端的作用。其中,油脂油料的進口,對食用油行業整體格局有著廣泛而深刻的影響。
緣于我國油料產不足需、以及進口產品擁有價格優勢,我國食用油的加工原料供給高度依賴于進口。
如果某種食用油的原料進口量增加,油脂加工產能則會上升,供給增加勢必拉低油品價格;而由于用途基本相同,各種油品存在相互替代關系,消費市場會傾向選擇價格更便宜的油。
因此,油脂油料進口量的增減、進口品種的此消彼長,都會引發食用油終端消費、企業生產加工等的連鎖反應,其變化與趨勢值得重視。
2023年我國油脂油料進口情況如何?發生了哪些變化?一圖速覽。
2023年油脂油料進口量
2023年油脂油料進口量總體同比實現增長。不過作為對比的2022年,因受疫情影響,大多數品種的進口量基數偏低。
進口量最大的品種仍是大豆。2023年我國大豆進口9941萬噸,比去年增長一成多(11.4%)。
農業農村部有關官員表示,進口大豆一方面滿足國內食用植物油消費需求,另一方面滿足畜禽養殖飼用豆粕需求。近年來飼用豆粕消費持續增加,成為拉動大豆進口的重要因素之一。
進口量增幅最大的品種為菜籽,進口549萬噸,同比大增1.8倍。
其次為葵花油,進口152萬噸,同比大增1.5倍;還有菜籽油,進口236萬噸,同比大增1.2倍。
進口量降幅最大的品種是橄欖油,進口2.5萬噸,同比銳減52%。
2023年油脂油料進口結構
2023年油脂油料的進口結構也出現較大變化,品類更加多元。
在大宗油脂油料中,菜籽和菜籽油的進口量最為突出,雙雙站上歷史高位,主要因為海外主產國菜籽產量增加,且具有顯著的價格優勢。
在小品種油脂油料中,葵花油進口量大幅回升,亞麻籽成為年度進口“黑馬”。
盡管俄烏沖突持續,兩大主產國的葵花籽卻取得了豐收,我國葵花油進口量創三年新高,達到152萬噸;亞麻籽則因進口關稅下調,進口量創歷史記錄,達到122萬噸,國內亞麻籽壓榨量快速擴張,亞麻油產業迎來重大發展機遇。
2023年油脂油料進口來源
2023年我國油脂油料進口來源地日趨多元化,“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及新興出口國的供應規模呈現增長趨勢。
2023年巴西再次超越美國,成為我國大豆進口的最主要來源,占比高達70%。美國曾經是中國大豆進口第一來源地,2013年后,巴西超過美國成為中國大豆進口第一來源地,進口比重不斷增加。
2023年俄羅斯成為我國重要的油脂油料貿易伙伴,占據菜籽油、葵花油、亞麻油一半以上的進口份額,也是豆油、大豆、菜籽、亞麻油等進口來源國。
我國還自非洲蘇丹、塞內加爾等國進口花生,自印度、巴西等國進口花生油,自尼日爾、坦桑尼亞等國進口芝麻。
多元化的進口來源和品種,有利于降低進口市場集中度,提升油料油脂進口的安全性和穩定性。
總之,2023年我國油脂油料進口量保持增長態勢,進口品種、來源更加多元化,反映了我國生產持續回升、消費需求旺盛,凸顯了國內、國際雙循環的發展戰略。并且,作為全球油脂油料產業鏈的關鍵一環,中國市場的影響力與日俱增,更多的國家地區共享中國發展新機遇。
對于油脂油料進口出現的新變化、新趨勢,油脂企業應密切關注,以變應變,方能行穩致遠。
(注:某類油脂或油料的年進口量統計,會涉及多個商品海關編碼。如納入匯總統計的商品編碼不同,年進口量數值則會產生差異。
本文中進口數據經四舍五入取整,采納業內較普遍應用的商品編碼歸類匯總,來源于海關總署統計數據平臺,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