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消息:截至2023年10月13日當周,全球油籽價格大多上漲,主要是對美國農業部10月份供需報告繼續調低美國大豆供應做出反應。全球地緣政治局勢帶來的不確定性也給投資者情緒帶來擾亂。隨著美國大豆收獲過半,市場日益關注南美大豆播種進展以及天氣對產量前景的影響,尤其是今年厄爾尼諾很可能在未來數月進一步增強。
周五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的2023年11月大豆期約報收12.8025美元/蒲,比一周前上漲1.1%。美灣10月船期1號黃大豆現貨平均報價為每蒲13.5475美元,上漲0.7%。CBOT的12月豆粕報收每短噸390美元,上漲4.8%;12月豆油期貨報收每磅54.38美分,下跌1.8%。泛歐交易所11月油菜籽期約報收425.50歐元/噸,下跌0.2%;洲際交易所11月油菜籽報收720加元/噸,上漲1.3%;周四(周五為公共節日)阿根廷上河大豆FOB現貨報價為每噸514美元(含33%出口稅),上漲1.8%。周五美元匯率指數報收106.434點,比一周前上漲0.6%。
美國大豆單產越調越低,但是期末庫存維持不變
美國農業部在10月份供需報告里連續第三個月調低美國2023/24年度大豆單產預期,已經降至和去年持平的水平。為了滿足生物燃料行業對豆油的需求,美國大豆需求的內外份額發生變化,體現在壓榨上調而出口下調。本年度迄今美國大豆出口銷售落后,反映出南美大豆供應龐大而頭號買家需求不振,導致美國大豆出口旺季不旺。
由于期初庫存上調,本月維持美國大豆期末庫存預期不變,仍為8年最低;期末庫存用量比接近過去60年來的低點,也是8年來的最低。目前南美大豆正在播種之中,在天氣模式切換為厄爾尼諾后,無論是巴西還是阿根廷,大豆產量前景總體樂觀,但是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未來幾個月的天氣。因此美國大豆價格需要保持彈性,以防范其他主要供應國的大豆產量出現變數的情況下,美國大豆供應過早耗磬。
2022/23年度美國大豆供需調整要點:大豆出口調高200萬蒲,為19.92億蒲(上月19.90億蒲,上年21.52億蒲);壓榨預期調低800萬蒲,為22.12億蒲(上月預測22.20億蒲,上年22.04億蒲));進口調低500萬蒲之2500萬蒲;期末庫存調高1800萬蒲,從上月預測的2.50億蒲調高至2.68億蒲(上年2.74億蒲)。
2023/24年度美國大豆供需調整要點:大豆單產調低0.5蒲/英畝,從上月的50.1蒲/英畝降至49.6蒲/英畝。收獲面積不變,8280萬英畝(上年8620萬英畝);產量調低0.42億蒲,從上月預測的41.46億蒲降至41.04億蒲,比上年的42.70億蒲減少3.9%。進口維持在3000萬蒲(上年2500萬蒲);壓榨調高1000萬蒲,從22.9億蒲調高到23億蒲(上年22.12億蒲);出口調低3500萬蒲至17.55億蒲,低于上月預期的17.90億蒲,比上年的19.92億蒲減少2.37億蒲或11.9%,反映出供應減少以及本年度迄今新豆銷售步伐落后的影響。期末庫存維持不變,為2.20億蒲,比上年的2.68億蒲降低17.9%。大豆庫存用量比為5.26%,高于上月預期5.23%,低于上年修正后的6.23%(上月預測5.77%)。大豆年度均價維持在12.90美元/蒲,低于上年的14.20美元。
2022/23年度美國豆油供需調整要點:2022/23年度豆油產量不變,仍為262.65億磅。豆油在生物燃料行業的用量連續第三個月調高,達到212億磅,9月份預測為118億磅,8月預測為117億磅,7月份預測為116億磅。期末庫存調低1億磅,從上月預測的18.61億磅調低到17.61億磅。年度均價調低0.24美分,達到65.26美分/磅,上年72.98美分/磅。
2023/24年度美國豆油供需調整要點:產量調高1.15億磅,從上月預測的269.10億磅提高到270.25億磅,同比提高1.15億磅或者2.89%;進口維持在4億磅,高于上年的3.75億磅;國內用量方面,豆油在生物燃料行業的用量調高到128億磅,高于上月預測的125億磅,也高于上年的121億磅。出口維持在3.5億磅,低于上年的3.70億磅;期末庫存調低0.85億磅,從18.21億磅調低到17.36億磅,同比降低2500萬磅或1.424%;豆油年度均價維持在63美分/磅,低于上年的65.26美分/磅。
2022/23年度美國豆粕供需調整要點: 2022/23年度豆粕產量維持不變,仍為5256.4萬短噸(上年5181.4萬短噸);出口調高15萬短噸,為1455萬短噸(上年1354萬短噸);國內用量調低15萬短噸,為3860萬短噸(上年3895.9萬短噸);期末庫存維持不變,為35萬短噸(上年31.1)。年度均價降至411.91美元/短噸,(上月預測455美元/短噸,上年439.81)。
2023/24年度美國豆粕供需調整要點::豆粕產量調高20萬短噸,從5397.5萬短噸提高到5417.5萬短噸,國內用量維持在3942.5萬短噸;出口調高20萬短噸,從1510萬短噸調高到1530萬短噸。期末庫存維持不變,仍為40萬短噸。年度均價不變,仍為380美元。
南美大豆產量將同比增長近3100萬噸,封堵大豆價格上漲空間,天氣為最大變數
從2024/24年度全球供需形勢看,本月美國農業部將全球大豆產量調低180萬噸,主要反映美國大豆產量下調。調低后的產量接近4億噸,比上年提高2900萬噸或7.9%,因為南美大豆產量前景樂觀。在巴西,盡管大豆種植收益預期下降,但是農戶依然更為青睞種植大豆;厄爾尼諾年份里阿根廷降雨有望增長,大豆產量有望大幅提高。美國政府氣象機構預測今年11月到1月份很可能出現強厄爾尼諾,而這正好覆蓋南美大豆的關鍵生長期。通常來說,厄爾尼諾天氣會給阿根廷和巴西南部(帕拉納等州)帶來更多降雨,但是對巴西中的影響不確定。這也為今后幾個月的南美天氣市行情埋下伏筆。
美國農業部本月預期巴西、阿根廷和巴拉圭大豆產量將達到2.21億噸,比2022/23年度提高3095萬噸或16.3%。2023/24年度南美三國大豆出口預計達到1.081億噸(其中巴西大豆占到9成份額),是美國大豆出口預期(4776萬噸)的2.26倍,比上年的1.054億噸高出2.6%。巴西和阿根廷這兩個金磚國家的大豆出口在全球出口市場的份額將高達60.7%,高于上年的58.3%。不難想象,全球大豆出口價格的定價權將越來越多受到南美特別是巴西大豆的主導。在美國大豆供應緊張的背景下,南美新豆播種季節的天氣前景以及產量預期將會對大豆價格起到關鍵影響。
2022/23年度全球大豆供需調整要點:2022/23年度阿根廷大豆產量維持不變,2500萬噸,出口調高10萬噸至410萬噸。巴西大豆產量維持不變,為創紀錄的1.56億噸,出口調高50萬噸至9550萬噸。巴拉圭大豆產量不變,905萬噸。中國大豆進口維持1.02億噸,壓榨調高100萬噸,達到9400萬噸。庫存調低100萬噸至3680萬噸。
2023/24年度全球大豆供需調整要點:全球大豆產量調低到3.9950億噸,低于上月預期4.0133億噸,但是比上年3.7024億噸高出2926萬噸或7.9%,主要因為南美產量增長。期末庫存調低363萬噸至1.1562億噸,上月1.1925億噸,上年1.0189億噸(上月預測1.0299億噸)。
阿根廷大豆產量預期維持在4800萬噸,壓榨維持3450萬噸,出口維持在460萬噸。巴西大豆產量預期維持在1.63億噸,壓榨維持5575萬噸,出口調高50萬噸至9750萬噸。巴拉圭大豆產量1000萬噸,出口600萬噸。和上月預期持平.
中國大豆產量2050萬噸,和上月預測持平;壓榨調高100萬噸至9700萬噸,進口維持1億噸。期初庫存調低100萬噸,降至3680萬噸。
全球油菜籽產量預估連續第三個月調低
美國農業部在10月份供需報告中預計2023/24年度全球油菜籽產量為8504萬噸,較上月下調16萬噸,也是連續第三個月調低這一產量數據,主要是因為加拿大。本月,加拿大的產量下調40萬噸,至1780萬噸,不過仍比加拿大統計局的官方預估高出40萬噸。全球油菜籽消費下調34萬噸,為8524.7萬噸,僅比上年高出6000噸。繼2022/23年度進口了創紀錄的510萬噸后,美國農業部預計中國2023/24年度的進口量將大幅下降至340萬噸。全球油菜籽期末庫存小幅上調至622.6萬噸,同比減少17.9%。庫存用量比預計為7.3%,低于上年的8.9%,但仍高于2021/22年度的6.1%。
美國大豆收獲將要過半,中部分地區降雨導致收獲步伐放慢
美國農業部作物進展周報顯示,截至10月8日,美國大豆收割完成43%,上周23%,去年同期41%,五年均值37%。大豆優良率為51%,一周前52%,去年同期57%。從氣象預報來看,周末期間的降雨天氣導致密歇根等東部玉米種植帶的大豆收獲步伐放慢。
周六美國美國全國海洋大氣管理局(NOAA)周六發布的未來72小時降雨預報顯示,從周日(15)中午到下周三(18日)中午,密西西比河以東的部分地區將會出現小雨,其中印地安納和肯塔基的大部分地區可能出現0.1英寸的降雨,局部降雨達到0.25英寸,而密西西比河以西地區天氣整體干燥。未來6到10的氣象預報顯示,10月21日到25日期間,中三分之一的氣溫可能略高于正常,其他地區氣溫接近正常;中玉米種植帶絕大部分地區降雨接近正常。
美國大豆出口銷售改善,但是總體銷售步伐遠遠落后去年
本周美國多次發布單日大豆出口銷售報告,其中私人出口商周三報告向中國銷售12.1萬噸大豆,對未知目的地銷售21.3萬噸大豆;周四報告向未知目的地銷售29.5萬噸大豆;周五報告向未知目的地銷售11.73萬噸大豆,均在2023/24年度交貨。
美國農業部出口銷售周報顯示,截至10月5日當周,美國大豆凈銷售量為106萬噸,比上周高出31%,比四周均值高出68%,接近分析師預期范圍的高端。其中對中國銷售88萬噸,高于一周前的59萬噸。不過本年度迄今的銷售總量依然同比降低30.8%,為1951萬噸。美國農業部本月調低后的年度出口目標為4776萬噸,同比減少11.9%。從大豆報價來看,10月12日,美灣大豆報價為502美元/噸,比一周前上漲2美元,巴西大豆在帕拉納瓜港報價為483美元/噸,與上周持平。阿根廷大豆上河報價為514美元/噸,上漲4美元。
中國海關數據顯示美國農業部高估了中國大豆進口需求
周五中國海關數據顯示,9月份中國大豆進口量為715.4萬噸,環比降低23.6%,同比降低7.3%,低于一些貿易商估計的800萬噸。今年9月進口量創下最近三年同期最低值,也是2008年以來同期次低進口。過去五年的9月份大豆進口均值為812萬噸。通過對海關數據進行匯總,2022/23年度(10月至9月)中國大豆進口量為9,984萬噸,比美國農業部當前預期值低了216萬噸,意味著美國農業部需要在下份供需報告修正中國需求,這可能對美國大豆價格的任何收獲后反彈行情構成潛在制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