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貨日報
10月12日報道:假期過后,棕櫚油連續下跌,一度跌破7000元/噸整數關口,一改節前止跌企穩態勢。展望后市,棕櫚油是繼續維持弱勢,還是轉而走強呢?筆者作出以下分析。
MPOB利好有限
馬來西亞棕櫚油局(MPOB)周二公布的數據顯示,馬來西亞9月末棕櫚油庫存環比上升9.60%至231萬噸;馬來西亞9月毛棕櫚油產量為183萬噸,環比增加4.33%;馬來西亞9月棕櫚油出口環比下降2.11%,至120萬噸。報告前一項調查顯示,馬來西亞9月底棕櫚油庫存預計為238萬噸,環比增加12.05%,達到去年10月以來最高水平;9月棕櫚油產量預計為186萬噸,環比增加6.08%;9月棕櫚油出口量預計環比增加8.04%至132萬噸。
從數據情況來看,馬來西亞棕櫚油庫存累積不及市場預期。不過,從絕對數值來看,依然處于近十個月的高點,庫存壓力依然存在。另外,9月產量繼續保持增長,與預期基本持平,也基本符合五年均值水平,顯示增產情況依然維持。出口方面,低于市場預期,且處在近幾年同期的最低點,顯示需求表現不佳。總體來看,報告雖然好于市場預期,短期給市場帶來一定的利好支撐,但是由于庫存壓力仍大,總體報告利好有限。
印尼方面,據印尼棕櫚油協會(GAPKI)數據,印尼7月棕櫚油庫存為313萬噸,6月為363萬噸。印尼7月棕櫚油產量增至477萬噸,6月為442萬噸。印尼7月棕櫚油出口量為352萬噸,6月為345萬噸。從印尼數據來看,印尼產量保持增長,且印尼數據較為落后。從季節性走勢來看,預計8—10月產量繼續保持高位。從出口方面來看,印尼表現良好,且在近幾年的同期對比中,處在相對偏高位置,對應前期中國和印度進口較大,也符合印尼出口較大的影響。庫存方面,后期隨著產量的增長,出口能否保持仍有待觀察,利好支撐相對有限。
國內庫存壓力較大
國內方面,中國糧油商務網監測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第40周末,國內棕櫚油庫存總量為78.0萬噸,較上周的67.5萬噸增加10.5萬噸。國內棕櫚油庫存壓力較大,主要受進口量較大的影響。中國海關公布的數據顯示,2023年8月棕櫚油進口總量為62.14萬噸,較上年同期的45.09萬噸增加17.05萬噸,同比增加37.82%,較上月同期的50.97萬噸增加11.18萬噸。根據糧油商務網數據,10—11月,棕櫚油進口量預計仍在70萬—80萬噸,總體進口量維持高位,對國內供應壓力不減。而寒露過后,隨著天氣轉涼,國內棕櫚油需求明顯轉淡,在其他油脂庫存也總體偏高的背景下,棕櫚油去庫壓力依然較大。
綜合來看,預計MPOB報告帶來一定的利好,但是力度將有限。在馬來西亞仍需去庫存,印尼繼續保持增產,以及國內棕櫚油庫存壓力較大的背景下,棕櫚油價格難有明顯起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