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貨日報
A 黑海局勢升溫引發全球糧食危機擔憂
8月3日消息;日前,黑海緊張局勢持續升級。由于歐美對俄銀行、航運、保險等領域的制裁影響了俄方農業出口,黑海協議中保障俄方食品和化肥出口正常化的部分至今未被履行。7月17日,經歷過三次延長的黑海糧食外運協議被俄方宣布中止,黑海糧食走廊中斷。彼時國際農產品大宗市場并未對此事作出太大反應,但目前事態有所升級。克里米亞大橋再次被炸后,連續數日,俄羅斯對烏克蘭港口城市及黑海沿岸糧食設施發動襲擊,烏克蘭最大農產品外運港口敖德薩港被夷為平地,黑海路線全面封鎖。目前俄方已將空襲范圍擴大到與羅馬尼亞交界的多瑙河運輸線,河畔列尼港基礎設施受損,沿岸糧食儲備基地盡數被毀。
作為主要的黑海替代路線,多瑙河航線的摧毀意味著俄方欲徹底切斷烏方的海上貿易,烏克蘭的糧食出口運輸被迫只能轉向陸運,陸運成本將增加15%—20%,且并不順暢。在烏克蘭農產品即將大面積收割的時刻,外貿出口被圍堵,導致全球糧食危機的擔憂再次襲來,包括谷物、油脂在內的國際農產品價格大幅上揚。
從烏克蘭主要農作物的產量占比和出口占比來看(2022年數據不全,故采用2021年數據作為參考),葵花籽及葵花籽油無疑是烏克蘭出口數量最多、最為重要的農產品。烏克蘭有向日葵之國的稱號,其葵花籽、葵花籽油的產量和出口量皆居全球首位。黑海局勢升級后,國際葵花籽油FOB報價出現跳升。與之相關聯的馬來西亞BMD毛棕櫚油以及CBOT農產品均出現較大程度上漲。
B 葵油供應缺失階段性影響棕櫚油貿易
根據烏克蘭經濟部公布的數據,其葵花籽油銷往全世界的131個國家,其中主要出口地為土耳其(19.3%)、羅馬尼亞(12.1%)、中國(11.9%)、印度(7.2%)、波蘭(7.2%)。無獨有偶,上述主要的葵籽葵油進口國家同樣是國際棕櫚油的主要需求國,其中中國、印度、土耳其是馬來西亞棕櫚油出口的前三大需求國。烏克蘭葵花籽油供應的缺失是否會帶來棕櫚油的貿易機會?我們從多個維度進行分析。
葵棕價差角度
目前國際葵棕價差已經從平水附近攀至180美元/噸,價差處于中等水平。烏克蘭供應出問題后,葵花籽油價格有望進一步走高,而相對其更有價格優勢和供應便利的棕櫚油便具備了競爭力。因此,從當前葵棕價差的角度來看,棕櫚油存在價格競爭優勢,后續棕櫚油的需求及價格均有望提升。
主要需求國進口與庫存角度
土耳其
地理位置上,土耳其與烏克蘭同屬黑海海域,兩者隔海相望。土耳其進口烏克蘭葵籽與葵油,最佳途徑是黑海走廊。目前雖然黑海路線中斷,但兩者地理位置較近,從陸地借道羅馬尼亞和保加利亞同樣可以到達土耳其。因此,對于土耳其來說,黑海局勢升級對其葵油的進口影響并不大,只是運輸成本的增加。甚至烏克蘭農產品出口不暢,可能會帶來其國內葵油價格的下跌,對能夠正常進口的國家來說,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在棕櫚油進口方面,土耳其雖同是歐洲國家,但不屬于歐盟,因此歐盟的棕櫚油進口抵制政策無礙于土耳其進口。事實上,土耳其是馬來西亞棕櫚油最為重要的出口對象。從2023年6月馬來西亞的數據來看,土耳其棕櫚油進口量僅次于中國和印度,月度進口40萬噸量級,排名第三。在葵油運輸成本上升的情況下,棕櫚油價格優勢凸顯,單從葵棕油替代角度來看,土耳其棕櫚油進口或適量增加。
羅馬尼亞與波蘭
羅馬尼亞的葵籽和葵油進口量較大,在烏克蘭葵系產品出口中占據第二位;波蘭進口數量也不少。從地理位置上看,羅馬尼亞與波蘭皆和烏克蘭接壤,雖然黑海走廊與三國之間的進出口貿易無直接作用,但糧食協議的中斷卻對兩國產生了側面的負面影響。
為了替代黑海走廊,烏克蘭與歐盟達成共識,建立“團結通道”。簡單地說,“團結通道”是烏克蘭農產品出口的一個過境轉運通道,由多個與烏克蘭接壤或接近的東歐國家組成,羅馬尼亞與波蘭均在其列。烏克蘭糧食通過鐵路、公路運往鄰近東歐國家,再經水路、陸路等方式出口到其他國家。由此,烏克蘭的糧食出口便從海上轉移至此陸路通道。據歐盟統計,自去年5月以來,“團結通道”從烏克蘭運出了4100萬噸糧食和農產品,運輸量超過黑海走廊,占烏克蘭糧食出口的近60%。
但隨著時間推移,問題顯現。由于物流不暢,大量農產品積壓在這些東歐國家,對當地農產品價格造成沖擊,引發了東歐五國(保加利亞、羅馬尼亞、斯洛伐克、匈牙利和波蘭)的農民抗議。五國相繼禁止烏克蘭部分糧食和食品的進口,但經歐盟協調,過境轉運通道依然能夠提供保障。從波蘭和羅馬尼亞發布的聲明來看,兩國并沒有禁止葵籽和葵油的進口,但考慮到農民的利益,兩國葵系產品的進口量也不會大量增加。
棕櫚油進口角度,從量上來說,羅馬尼亞和波蘭的棕櫚油需求歷來不大。況且羅馬尼亞和波蘭同屬于歐盟國家,其需要遵守歐盟的環保政策與《反森林砍伐法案》,對棕櫚油的進口少之又少。因此,從羅馬尼亞和波蘭兩國的角度而言,黑海局勢升級對這兩國的棕櫚油進口基本沒有影響。
印度
作為全球最大的油脂進口國,豆油、棕櫚油、葵花籽油是印度最主要的進口油脂,三者視價格差異具有靈活的替代性。5月,葵棕價差接近平水,同時,價格上的優勢以及對于黑海局勢生變的擔憂促使國際買家加大葵油囤貨量,由此印度進口了大量葵油,5月,印度葵油進口量在三大油脂進口中占比上升至28%,為近20年的歷史次高位。在消費端穩定的情況下,相當一部分進口將轉化為庫存,目前印度的葵油庫存位于近年同期高位水平。
在葵油庫存儲備較高且葵油進口價格不佳的情況下,疊加黑海走廊中斷進口供應不暢,印度或將葵油部分的需求向棕櫚油和豆油轉移,棕櫚油進口需求將進一步增加。這一點可以從馬棕7月的出口數據上得到印證。根據ITS數據,印度7月進口33.86萬噸馬棕,較6月增加18%,達到今年以來的最高水平,未來很有可能延續增長的勢頭。
中國
中國是烏克蘭葵花籽油第三大出口國,貢獻度12%。但不同于歐洲和印度對于葵花籽油消費的廣泛,中國在葵花籽油的消費上起步較晚,與豆油和棕櫚油相比,市占率較低,在食品加工行業基本很少用到。
葵花籽油在我國的下游消費基本集中在小包裝領域,即家庭食用,大多用于煎炸及調和油調配,與玉米油替代性較強。2022年,國內葵花籽油消費154萬噸,葵花籽油的家庭消費占整體食用油家庭消費的8%左右。
因此,葵花籽油和棕櫚油在我國分別應用于家庭和食品工業,兩者用途不同,不存在消費替代。同時,考慮到葵花籽油在我國食用油中以家庭消費為主,且占比較小,與玉米油替代性強,而且今年以來我國從俄羅斯進口油脂油料有所放量,俄羅斯同樣盛產葵籽,因此黑海危機所造成的葵油短缺對我國棕櫚油的需求影響較小。
C 下半年至明年棕櫚油的升高走向難改
總的來說,黑海緊張局勢的升級因烏克蘭葵籽、葵油出口斷供而使得棕櫚油需求出現實質性的利好。通過分析烏克蘭主要的五大葵系產品出口國,我們得出結論:
在主要需求主體上半年大量進口葵花籽油的背景下,較高的葵油庫存、階段性的供應困難以及失去優勢的葵棕價差,將導致一部分葵油國際需求被棕櫚油替代,尤其是印度的棕櫚油需求或將持續增加。
在黑海危機解決之前,需求支撐將為盤面持續注入動力。但需要防范的是,黑海局勢之所以發展到如今的局面,無非是俄羅斯的糧食、化肥出口訴求沒有得到滿足。一旦通過談判與調解,西方同意俄羅斯重新接入全球支付系統當中,那么黑道隨時可能再次打開。除非需求端有其他的增長途徑,否則棕櫚油價格可能因此出現一定程度的階段性回落,但下半年至明年棕櫚油的上漲趨勢難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