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報·豫視頻
1月13日上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三屆河南省委員會第一次會議開幕。在接下來4天時間里,來自各黨派團體、各族各界的800多名省政協委員匯聚一堂、共商大計。
在本屆政協委員里,農林界委員共有32名。他們都帶來了什么提案建議?1月13日,大河助農團記者帶著這些問題,采訪了河南省政協委員、省淇花食用油有限公司董事長連建偉。
提案關注種子、農業品牌建設以及融資問題
在連建偉看來,做好“三農”工作,對河南這個農業大省來說具有重要意義。在這其中,龍頭企業作為現代農業的領軍者和先行者,具備雄厚的技術實力、豐富的市場資源、完善的管理體系和持續的發展后勁,是推動產業提檔升級的“硬核”支撐。
但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在成長壯大的過程中,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一是種植推廣過程中,高油酸花生種子混雜,純度影響了原料品質。二是河南本土食用油品牌不響,品牌知名度仍需進一步提升。三是龍頭企業融資難,制約了進一步的發展壯大。”連建偉說。
針對上述問題,連建偉提出了三條建議。
一是強化源頭治理,種子提純復壯。“種子是農業的‘芯片’,優質良種是農業豐收的根基。”連建偉說,在推廣中,會產生種性退化和混雜,尤其是高油酸花生品種,會降低油酸含量,從而失去原有的優異性狀。所以他建議,由省市農業科研機構在主要產區建立育種基地,定期對推廣品種進行提純復壯,為農產品安全質量提供優質種源。
二是大力實施品牌強農戰略,強化品牌培育。他建議,要圍繞“高新技術化、農業產業化、市場品牌化”三大主導思想,突出地方特色綠色油脂產業集群,引導特色產業增效益。要大力實施品牌強農戰略,統籌推進農業品牌建設,增強龍頭企業輻射帶動能力。
“拿糧油這塊來說,河南龍頭品牌并不多,作為農業大省,怎么能沒有自己的龍頭糧油品牌呢?”連建偉建議稱,要培育河南本土綠色油脂品牌,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
三是創新信貸支持模式。連建偉稱,金融機構要創新信用貸款模式,擴大貸款抵押擔保物范圍。同時,創新授信機制,把國家和省級重點龍頭企業作為評定信用等級的重要參考依據,采取授信等多種形式加大對龍頭企業的支持力度。還可以根據龍頭企業季節性集中使用資金的特點,開設綠色通道,縮短審批時間,提高資金投放時效。
“只有咱們河南本土品牌發展起來了,才能夠帶動一方經濟發展。”連建偉稱。
(淇花花生油正在灌裝)
農業三產如何深度融合?淇花趟出了三條路子
大河助農團記者了解到,近年來,淇花集團著力構建農業三產深度融合、生產要素相互滲透、經營主體協調共進的農業產業化經營體系,在做優“一產”的基礎上,大力推動農產品加工業、休閑農業等發展,促進“二產”強、“三產”興,從而形成全產業鏈發展模式。
模式之一,即用工業理念武裝傳統農業。簡單來說,就是利用工業工程技術、裝備、設施等改造傳統農業,采用機械化、自動化、智能化的管理發展高效農業。典型代表如生態農業、精準農業、智慧農業、植物工廠等。
模式之二,由二產向三產延伸。二產向三產拓展的工業旅游業,以工業生產過程、工廠風貌、產品展示為主要參觀內容開發的旅游活動;三產的文化創意活動帶動加工,通過創意、加工、制作等手段,把一產二產文化資源轉換為各種形式的產品。
模式之三,探索一二三產內在規律。著力推動資源開發和業態豐富、要素融合和整鏈打造、文化傳承和創意設計、品牌培育和產業升級、設施配套和服務改善、規范管理和品牌推廣,積極促進農旅深度融合。典型業態有農產品物流、智慧農業、觀光農業和資源高效循環體系如飼料+牧業、稈秸殼皮渣+食用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