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
金龍魚預制菜能否“炒”出西安飲食(000721.SZ)第二增長點?
日前,西安飲食股份有限公司與豐廚(興平)食品有限公司(下稱:“豐廚興平”)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本次簽約引發諸多關注的原因一方面在于簽約兩方均為國內餐飲界龍頭企業,其次兩者合作領域涉及當下最火熱的新興行業——預制菜。
公開信息顯示,成立于2019年5月的豐廚(興平)食品有限公司為金龍魚(300999.SZ)全資子公司。作為金龍魚入陜的重要一步,豐廚(興平)食品有限公司中央廚房項目總占地面積362.7畝,建筑面積58.62萬平方米,預計總投資45億元。
為了進一步了解情況,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聯系到公司相關人士獲悉:“該中央廚房園區項目建設目前正在做裝修收尾工作,目前,對預制菜的市場愿景還是非常看好。同時,和西安飲食的合作落地細節雙方還在談判過程中。”
相較之下,西安飲食在預制菜領域則較為“資深”。在過去數年中,西安飲食旗下西安飯莊等門店均會推出小酥肉蒸碗、粉蒸肉、八寶飯以及年夜飯套裝禮盒等預制菜品。
公開資料顯示,豐廚(興平)食品有限公司中央廚房項目位于咸陽興平市,主要建設凈菜、面食、快餐、調理包、醬料、糕點、鮮食面、速凍米面制品等生產車間、庫房及辦公輔助設施。
金龍魚相關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介紹:“目前項目還在建設收尾中。產品方面目前主要圍繞學生餐、預制菜和凈菜。主要銷售區域,學生餐熱鏈餐主要配送范圍在2小時車程范圍內(考慮時效和溫度);預制菜品方面面向全國。”
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西安飲食作為陜西菜的代表,也是西北地區規模較大的餐飲上市企業。在預制菜領域,西安飲食算是歷史悠久。同時,作為國內頭部農產品和食品加工企業,金龍魚也一直在尋求第二增長曲線。”
朱丹蓬認為,目前來看,西安飲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預制菜工藝技術與經驗,而金龍魚的品牌賦能以及供應鏈優勢也會進一步推動西安飲食旗下產品走向全國。
與上述看法類似,多位業內人士表示看好兩者合作。一本地業內資深人士向記者表示:“預制菜領域,西安飲食是金龍魚介入陜西乃至西北區域的最優選。首先,西安飲食旗下西安飯莊年夜飯系列預制菜品在本地深入人心,受益于區域品牌影響力以及區域菜系口味特殊性,本地人對該公司產品接受度甚至比全國類品牌更高一些。”
上述人士認為,就陜西區域而言,西安飲食的供應鏈、品牌影響力、對本地市場的了解度對金龍魚旗下項目會產生一定程度的賦能。
同時,金龍魚在全國甚至全球范圍內的品牌、供應鏈優勢是本地企業不可比肩的。在金龍魚品牌、供應鏈等資源加持下,也會進一步推動西安飲食全國化發展。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4月28日,金龍魚旗下的杭州豐廚首批預制菜──麻婆豆腐醬、魚香肉絲醬等產品生產下線。同時,豐廚出品的紅燒獅子頭大師菜等產品,開始在全國山姆會員店上線銷售。
上述簽約公告中也提到,豐廚興平項目致力于開創食品產業新革命,依托益海嘉里集團全品類糧油產品及全球供應鏈優勢,建設以糧食類主食為核心的中餐工業化生態鏈平臺。
面對近兩年疫情管控頻發,西安飲食旗下預制菜品引發諸多關注。在門店餐飲哀鴻遍野的背景下,憑借“預制菜”概念,該公司在2021年末西安疫情封控中一度逆勢漲停。
西安飲食能否憑借“預制菜”實現業績突圍?目前從數據來看,“逆勢漲停”似乎只是曇花一現。
據該公司年報數據,2021年凈虧損1.69億元,同比降1971.71%;營業收入5.19億元,同比增長26.39%。
對于凈利潤盈轉虧的原因,西安飲食在年度業績預告中稱,主要系本報告期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持續影響,以及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租賃費的上升等因素,對本報告期凈利潤造成了較大的影響。
事實上,受疫情影響,西安飲食所屬各餐飲(酒店)門店曾在2021年12月13日至2022年1月24日期間、3月15日至3月22日左右兩次暫停營業。值得一提的是,近日西安飲食再發公告,旗下門店因疫情影響再次暫停營業。
8月19日晚,西安飲食發布2022年半年度報告。西安飲食上半年營業收入為2.36億元,同比減少7.29%。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虧損為9614.94萬元,同比擴大55.63%。
就上述數據來看,即便搭上“預制菜”概念,西安飲食依然處于嚴重虧損狀態。
“雖然金龍魚近年一直在尋找第二增長曲線,但從數據來看,西安飲食業績增長情況也并不樂觀。能否借由‘預制菜’觸發新一輪業績增長仍有待觀察。”一業內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說道。
值得注意的是,財報顯示,2021年西安飲食食品工業實現收入較2020年同期增長76.24%;2022年上半年,其食品工業收入同比增長53.88%。
公開資料顯示,西安飲食控股子公司西安大業食品有限公司主要從事工業化食品生產及銷售,產品主要分為糕點烘焙類、肉制品類、速凍食品類、方便食品類、半成品類、飲品釀造類等6大系列、百余個品種的老字號特色食品。
該公司推出的陜西特色蒸碗、方便宴席、黃桂稠酒、醬鹵制品、中秋月餅、端午粽子、特色糕點、速凍水餃、五一大包、袋裝方便牛羊肉泡饃、臘(醬)牛羊肉在本地家喻戶曉。
“雖然目前西安飲食預制菜部分還未能貢獻相當規模的營收,但長遠來看,這的確有可能成為其第二增長點。”一業內人士對記者說道。
上述人士認為,嚴格來講,西安飲食旗下蒸碗、年夜飯系列菜品并不符合當下消費者印象中的預制菜。一方面,該公司菜品基本都是陜菜,面食、肉食為主,并不符合新興消費者低糖低卡健康飲食的需求;另一方面,多年來西安飲食旗下預制菜品品類變化較小,除了本地傳統消費者持續回購之外,很容易淹沒在眾多新興創意預制菜品中。
對于西安飲食在預制菜領域的優勢,上述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談道:“從生產流程來看,就地加工是性價比最高的生產方式。此外,大規模預制菜生產場地位置必須要無限接近原材產業,尤其是特殊口味的區域菜系,本地企業顯然更容易實現供應鏈布局以及產品品質自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