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n id="19ht5"><noframes id="19ht5"><span id="19ht5"></span>
<span id="19ht5"><video id="19ht5"><span id="19ht5"></span></video></span>
<th id="19ht5"><noframes id="19ht5">
<span id="19ht5"><noframes id="19ht5">
<th id="19ht5"><address id="19ht5"><th id="19ht5"></th></address></th>
<span id="19ht5"><noframes id="19ht5"><span id="19ht5"></span><th id="19ht5"></th>
<progress id="19ht5"><noframes id="19ht5"><thead id="19ht5"><address id="19ht5"></address></thead>
<th id="19ht5"></th>
<span id="19ht5"><video id="19ht5"></video></span>
<span id="19ht5"><noframes id="19ht5">
<th id="19ht5"></th>
<progress id="19ht5"><address id="19ht5"></address></progress>
<th id="19ht5"></th>
<th id="19ht5"></th>
 

中國糧食供求總量充裕,有能力保證國人到點開飯、不餓肚子

2022-03-06
摘要: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5日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加強糧食等重要農產品穩產保供。穩定糧食播種面積,針對小麥晚播強化夏糧田間管理,促進大豆和油料增產。

第一財經

在當前,糧食安全具有特殊的重要意義。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5日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加強糧食等重要農產品穩產保供。穩定糧食播種面積,針對小麥晚播強化夏糧田間管理,促進大豆和油料增產。

糧食安全是維護經濟發展、社會穩定最重要的壓艙石。在當前,糧食安全具有特殊的重要意義。2022年中央一號文件就提到,全力抓好糧食生產和重要農產品供給。

在3月5日的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首場“部長通道”上,中央農辦主任,農業農村部黨組書記、部長唐仁健說,盡管中國的糧食供求總量始終處于緊平衡的狀態,今年糧食生產又遇到了很大的困難,但目前糧食供求總量是充裕的。今年我國人均糧食占有量483公斤,比去年的474公斤增加了9公斤。“不管國際形勢怎么變化,我們有能力保證14億多人每天到點開飯、不餓肚子,飯碗越端越穩、越吃越好。”

2021年9月22日,在遼寧省鐵嶺縣腰堡鎮,高鐵列車從金色的稻田旁經過。新華社圖。

受秋汛影響,冬小麥大面積晚播成為當前“三農”工作尤其是農業工作中碰到的最大困難。唐仁健表示,去年秋冬種的時候,受罕見的秋汛影響,河北、山西、山東、河南、陜西5個省的冬小麥,有1.1億畝的播種面積比往年正常情況晚了半個月,這就占了小麥播種面積3.6億畝的三分之一。唐仁健表示,前一段時間到基層調研,很多種糧能手和科技人員反映,今年的苗情是歷史上最差的一年。

盡管農業農村部在冬前調度時發現,一二類苗占比比往年低了20個百分點以上,跟往年比,今年的情況比較困難,但是面對這種情況,唐仁健認為,有信心、有決心打贏保夏糧奪豐收這場硬仗。

信心至少來自三個方面。唐仁健稱,一是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政策支持力度大。比如適當提高稻谷、小麥最低收購價;再比如,同時把主產區三種谷物的種糧收入保險、完全成本保險,擴大到全國主產省820多個主產縣。同時,針對今年農資價格上漲較多、農民種糧成本增加較快的情況,國家對種糧農民實施農資補貼等。

二是各方面行動迅速,技術支撐到位。針對今年的苗情和特殊困難,農業農村部制定專門的工作方案和技術指南,抓住返青、拔節、灌漿三個關鍵時期,把增施返青肥、一噴三防的關鍵措施落實到位,促進夏糧生產苗情有較大轉化。

三是存在一些有利條件。比如穩住了3.6億畝播種面積,再比如秋汛之后,墑情很足,冬前和今春主產區下了好幾場雨雪,土地的底墑、表墑非常好,也是多年不遇的。還有苗情的轉化,前一段時間調度,一二類苗又比前期增加了7-8個百分點。

唐仁健表示,糧食生產不僅要抓好夏糧,也要立足全年,按照每一個品種、每一個季節、每一個區域、每一個環節,抓好全年的糧食生產。

政府工作報告指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各地區都有責任,糧食調入地區更要穩定糧食生產。對于糧食主產區、主銷區、產銷平衡區,2022年中央一號文件同樣指出,“都要保面積、保產量”。只不過,各自政策目標并不相同:主產區,“不斷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主銷區,“切實穩定和提高糧食自給率”;產銷平衡區,“確保糧食基本自給”。

中國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蔡海龍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糧食安全有了產量才能安全,這就要求所有地區都要扛起這個責任,特別是“面積不下降、產量不降低”。

這背后是近20多年來,中國的糧食生產,不論是產量,還是播種面積,都越來越向主產區集中,個別省份的糧食產量甚至超過10%。糧食生產的過度集中的另一個側面,是國內部分地區存在耕地“非糧化”“非農化”。

浙江農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經濟學教授、浙江省農業經濟學會理事許建明認為,保持應有的自給率,是產銷平衡區和主銷區維護國家糧食安全的責任擔當,也是糧食安全全國戰略分工的重要組成。對產銷平衡區和主銷區自給的要求,要通過提升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穩定生產,同時更強調生產與流通相輔相成,通過建立更加高效迅捷的流通體系補足產需缺口。

對此,中央也明確提出,落實地方抓糧的義務和責任,實行糧食安全黨政同責,“米袋子”省長要負責,書記也要負責,確保主產區、主銷區、產銷平衡區共同扛起糧食安全政治責任。


 
<span id="19ht5"><noframes id="19ht5"><span id="19ht5"></span>
<span id="19ht5"><video id="19ht5"><span id="19ht5"></span></video></span>
<th id="19ht5"><noframes id="19ht5">
<span id="19ht5"><noframes id="19ht5">
<th id="19ht5"><address id="19ht5"><th id="19ht5"></th></address></th>
<span id="19ht5"><noframes id="19ht5"><span id="19ht5"></span><th id="19ht5"></th>
<progress id="19ht5"><noframes id="19ht5"><thead id="19ht5"><address id="19ht5"></address></thead>
<th id="19ht5"></th>
<span id="19ht5"><video id="19ht5"></video></span>
<span id="19ht5"><noframes id="19ht5">
<th id="19ht5"></th>
<progress id="19ht5"><address id="19ht5"></address></progress>
<th id="19ht5"></th>
<th id="19ht5"></th>
中文在线っと好きだ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