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n id="19ht5"><noframes id="19ht5"><span id="19ht5"></span>
<span id="19ht5"><video id="19ht5"><span id="19ht5"></span></video></span>
<th id="19ht5"><noframes id="19ht5">
<span id="19ht5"><noframes id="19ht5">
<th id="19ht5"><address id="19ht5"><th id="19ht5"></th></address></th>
<span id="19ht5"><noframes id="19ht5"><span id="19ht5"></span><th id="19ht5"></th>
<progress id="19ht5"><noframes id="19ht5"><thead id="19ht5"><address id="19ht5"></address></thead>
<th id="19ht5"></th>
<span id="19ht5"><video id="19ht5"></video></span>
<span id="19ht5"><noframes id="19ht5">
<th id="19ht5"></th>
<progress id="19ht5"><address id="19ht5"></address></progress>
<th id="19ht5"></th>
<th id="19ht5"></th>
 

俄烏沖突將進一步推高糧價,養殖企業兩頭承壓

2022-02-28
摘要:

玉米和豆粕是飼料業的主要原材料,兩者成本合計約占飼料生產成本的50%以上,短期內糧食價格再被推高,也令飼料價格水漲船高。

第一財經

俄烏沖突影響小麥等糧食出口,國際糧價或將進一步上行。

此前,受全球疫情、通脹、天氣等因素影響,國際上大豆、菜籽、玉米、小麥等價格都已處于近10年高位。

中信期貨農產品團隊認為,俄烏沖突短期內可能會破壞兩國農業生產地帶,同時影響全球糧食在黑海港口的運輸航線,改變相關農產品國際進出口格局。從而拉升全球范圍食品通脹,抬升我國部分糧食品種的進口成本。

而糧食價格上漲還將影響飼料,使得國內本就面臨生豬等價格持續下行的養殖企業兩頭承壓。

國際糧價可能繼續飆升

從農產品貿易影響來看,烏克蘭是我國第一大葵花籽油進口國和第二大玉米進口國。海關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從烏克蘭進口玉米824萬噸,占比29.07%。

數據還顯示,2021年我國糧食進口呈現谷物進口繼續增加、油料進口小幅下降的分化局面。海關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累計進口糧食16453.9萬噸,同比增幅達18.1%;累計進口食用植物油1039.2萬噸,同比降幅3.7%。

近期國內相關商品價格已水漲船高,據通聯數據Datayes!統計,上周CBOT豆油期貨主力合約盤中一度漲停,觸及創紀錄高位的74.58美分/磅。內盤方面,豆粕、菜粕、玉米、豆油期貨主力合約年初至今分別上漲19.8%、20.1%、5.8%、14.4%,棕櫚油期貨主力合約近期連續六個交易日上漲;豆粕ETF價格年初以來漲超27%,居全市場ETF首位。

為抑制投機,大商所決定自2月25日結算時起,將棕櫚油期貨2204、2205合約投機交易保證金水平由10%調整為12%,漲跌停板幅度和套期保值交易保證金水平維持8%不變;豆油期貨2205合約投機交易保證金水平由8%調整為9%,漲跌停板幅度和套期保值交易保證金水平維持7%不變。

鄭商所決定自3月2日結算時起,將強麥、普麥、早秈稻、粳稻及晚秈稻期貨合約的交易保證金標準調整為8%,漲跌停板幅度調整為7%。

供需基本面上,近期美豆現貨市場強勁上漲,徽商期貨分析師張應鋼稱,因為全球大豆供需形勢趨緊,提振芝加哥大豆期貨創下階段性新高。美豆出口需求保持活躍,疊加豆油期貨在國際原油大幅上漲的帶動下走高,也對美豆構成支撐;南美豆方面,南美天氣對大豆產量前景不利,布宜諾斯艾利斯谷物交易所稱,未來幾周阿根廷大豆單產可能繼續下滑。

光大證券研究報告指出,由于俄烏戰爭的發生,烏克蘭當地的糧食企業生產出現明顯的不確定性,以小麥、玉米為代表的農產品種植、生產將受到明顯影響。在此之前,全球疫情使得各國對于糧食安全的重視程度大增,國際糧價持續走高。

當前國際糧食價格已經處于高位。包括大豆、菜籽、玉米、小麥等價格都處于近10年高位。根據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數據,小麥、玉米、大豆等期貨合約價格均位于近5年高點,上述三種糧食期貨品種價格自2021年年初以來分別上漲了31%、32%和20%。

飼料、養殖板塊利潤受影響

短期內糧食價格再被推高,也令飼料價格水漲船高,相應地A股飼料、養殖板塊相關上市公司利潤受到影響。

2月中旬以來,包括正邦、新希望、海大、大北農、嘉吉、通威、龍鳳胎、天邦等逾30家飼料企業,陸續宣布將豬料價格提高50~300元/噸。貴州邦宏農牧有限公司也宣布,所有濃縮料每噸提價600元。

資料顯示,玉米和豆粕是飼料業的主要原材料,兩者成本合計約占飼料生產成本的50%以上,但過高的飼料價格對相關飼料上市公司業績提振有限。

“飼料原料受市場行情上漲影響,飼料業務營收和利潤有所增長,但是原料價格飆升也抑制大豆采購量,使得利潤減少。”行業人士表示。當前養殖成本與畜禽價格出現倒掛,導致養殖企業虧損加大,進一步導致畜禽產能下降,反過來對飼料需求也有抑制作用。

另外,玉米和豆粕價格受氣候、農民種植偏好及農業總收成等因素的影響較大,近三年來呈現一定程度的波動,增加了下游飼料行業的經營難度。

尤其對于主營養殖的企業來說,更是兩頭承壓。一方面,飼料不斷提價,另一方面,生豬、禽類價格持續下行。

根據近日溫氏股份披露的2021年業績快報,公司2021年實現營業總收入為649.63億元,同比下降13.31%,歸母凈利潤為-133.37億元,上年同期盈利74.26億元。

對于業績的大幅虧損,溫氏股份表示,報告期內公司銷售肉豬1321.74萬頭(含毛豬和鮮品),毛豬銷售均價17.39元/公斤,同比下降48.18%。報告期內生豬價格大幅下跌,同時因飼料原料價格連續上漲、公司外購部分豬苗育肥、持續推進種豬優化等因素推高養豬成本。

再有正邦科技預計2021年虧損182億~197億元;新希望預計2021年虧損86億~96億元;天邦股份預計2021年虧損35億~40億元。另據不完全統計,目前7家生豬養殖企業公布1月銷售數據,其中6家銷售收入同比下跌。

東證期貨研究團隊分析,目前生豬市場正處于周期筑底階段,生豬存欄基數較大決定2022年生豬養殖處于低利潤至虧損區間。

面對當前糧價繼續攀升的趨勢,有部分公司表示正計劃替代方案。

2月24日,正邦科技表示,雖然烏麥的性價比較高,但如果后續烏麥的采購受到影響,不排除選擇澳麥、法麥等原材料進行替代的可能性。新希望六和也有上述替代方案。飼料企業對低蛋白日糧技術和豆粕替代性研究已經很成熟了,在不同的原材料價格和供應情況下,可以通過技術研發,調整優化飼料配方。

上述行業人士認為,長期來看,農產品板塊高價狀態持續一段時間后,會出現溢價回落,后期包括拋儲、南美產量上調等價格利空因素出現,會使得盤面和市場回歸理性。


 
<span id="19ht5"><noframes id="19ht5"><span id="19ht5"></span>
<span id="19ht5"><video id="19ht5"><span id="19ht5"></span></video></span>
<th id="19ht5"><noframes id="19ht5">
<span id="19ht5"><noframes id="19ht5">
<th id="19ht5"><address id="19ht5"><th id="19ht5"></th></address></th>
<span id="19ht5"><noframes id="19ht5"><span id="19ht5"></span><th id="19ht5"></th>
<progress id="19ht5"><noframes id="19ht5"><thead id="19ht5"><address id="19ht5"></address></thead>
<th id="19ht5"></th>
<span id="19ht5"><video id="19ht5"></video></span>
<span id="19ht5"><noframes id="19ht5">
<th id="19ht5"></th>
<progress id="19ht5"><address id="19ht5"></address></progress>
<th id="19ht5"></th>
<th id="19ht5"></th>
中文在线っと好きだ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