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油量最高達63.68%的花生種質 中國農科院油料所供圖
記者獲悉,近年來,中國農業科學院油料研究所研究員姜慧芳帶領團隊發掘出31份育種急需的高油花生種質,并創制出含油量最高達63.68%的花生種質,為解決長期以來我國花生品種含油量低、高產與高油協同改良難度大等限制產業發展的突出問題奠定了基礎。
2月18日,相關成果“花生高油種質發掘創制與新品種培育”獲得了湖北省科技進步獎一等獎。該成果在花生高油種質發掘創制、高油分子標記開發和高油高產優良品種培育及應用方面取得了系列突破,產生了顯著的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
姜慧芳介紹,團隊對代表全球花生遺傳多樣性的7640份資源進行了大規模的含油量鑒定評價,明確了野生和栽培種花生資源的含油量遺傳分化規律,發掘出育種急需的高油種質31份,為花生高油育種奠定了重要的材料基礎。
他們首次發現花生野生種的特異高油位點,創建了高效的高油分子標記輔助選擇技術,創制出高油兼具高產等優良性狀新種質13份,含油量最高達63.68%,為高油高產品種的培育提供了技術支撐和特異種質。
此外,他們還培育出迄今含油量和產油量最高的中花16等4個花生新品種,累計推廣3100多萬畝,新增社會經濟效益近50億元,實現了不同品種在主產區的互補配套和大面積應用,顯著推動了花生品種的升級換代和產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