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網購的火爆發展,越來越多的電商平臺涌現,網上賣油,確實是個趨勢。但看看食用油電商銷售排行榜,是那些頭部大品牌、及小油種的天下。
原因很簡單,大品牌能走量,小油種毛率高。一些中小油企也曾開過網店,線上的銷量僅是線下的零頭。
然而,電商的成本越來越高,已不低于實體店:人工、平臺扣、推廣成本、快遞、售后、財務成本、水電房租、加上稅務,如果沒有足夠高的銷量、利潤及運營能力,電商根本沒有辦法持續經營。
但電商又是食用油廠商不能放棄、不得不為之的,因為銷量并不是唯一目的,電商可以帶來品牌提升、互動宣傳、消費數據回饋、新品研發等更多的價值。
網上開店賣油的真實情況是怎樣的?還是非常有必要掌握的。以一家業績不錯的M茶油廠家為例吧,數字畢竟比較好看,給大家一個參考。
一、開店成本
?淘寶“M茶油企業店”,保證金1000元/年,年技術服務費0元/年,平臺扣點0%。
? 天貓“M茶油旗艦店”,保證金5萬元/年,技術服務費3萬元/年,平臺扣點1%。
? 京東“M茶油旗艦店”,保證金5萬元/年,技術服務費1.2萬元/年,平臺扣點3%
? 一號店”M茶油旗艦店”,保證金2萬元/年,技術服務費8880元/年,平臺扣點3%
二、實際運營情況
M茶油電商自2014年上線,由于其客單價高,受眾面相對較小,在大力投入了3年后:
客戶沉淀數超過1.5萬人次,3年銷售總額455萬元,月均銷售13萬元,(2014年月均銷售3萬元;2015年月均16萬元;2016年月均17萬元。最高的月銷售額達63萬元。)
總結為:3年打基礎,5年爆發式增長,其運營水平也不斷提高,表現在:
重購率高:2次重購的達到45%,3次32%,4次及以上18%。
轉化率高:瀏覽網店的消費者,日常平均每100人有8人會產生購買行為,轉化率高達8%,節假日接近30%。
客單價高:3年累計客單價410元。
集中度高:江、浙、滬、粵、京的消費者占總銷量60%以上。
網銷的另一重要回報是大數據:掌握了1.5 萬余名真實消費者的年齡、性別、網購愛好、聯系方式等,為下一步精準宣傳奠定了基礎。
三、專業的人干專業的事
網下賣油,要拜訪客戶、搞買贈促銷,網上賣油也不輕松,門道、成本一樣不少,并且更專業,也就是通稱的“電商運營”,不少食用油品牌廠干脆把電商部外包給專業的電商公司運營,也不是沒有道理的。
以這家這家M茶油為例,就建立了專門的電商運營中心,設有運營部、商品部、推廣部、營銷部、銷售部、物流部。
員工包括:主管、推廣主管、活動負責人、直通車負責人、鉆展負責人、美化負責人、策劃主管、策劃技術人員、銷售主管等各一人,美工技術人員5人,客服4人。
收入:2017年銷售目標600萬,客單價400元左右,共計產生15000 單左右,按照平均毛利率 30%,合計毛利180萬。
支出:2017年預算:
——廣告費(直通車、鉆展、拍照短信等):12萬元左右,
——包裝快遞費(紙箱、泡沫、快遞費):20萬元左右
——租金(辦公室、倉庫):8萬左右
——人員薪酬(工資及提成):72萬元左右
——平臺費用(淘寶天貓一號店):5萬元左右
共計117萬元左右。
盈虧平衡點預算銷售額在400萬左右。
可以看出,電商運營是否能成功,人員是關鍵。
四、網上賣油忙什么
來看看這家M茶油電商部人員日常工作任務:
1、定制包裝。
要定制專門的包裝材料和包裝盒,以適應快遞,提升客戶體驗。
2、線上引流
淘寶直通車投入,按照銷售額5%左右的標準開展日常化置頂宣傳。
鉆展--節假日或店鋪活動期間每天鉆展預算2000-5000元。
其他--測試淘寶美食類直播,加大淘寶頭條、有好貨、必買清單等站內頻道軟文宣傳。
3、客情維護
客戶分檔管理,客戶回訪(個性化回訪函)、重大節日發禮品贈予客戶。
建立會員體系,提供積分換購、買贈、個性化服務等。
吸引廣大客戶加入微信群、QQ群等,構建微信、QQ微博等運營體系。
4、優化網店頁面
彰顯品牌格調,拍攝產品圖片、直通車圖片及視頻,根據季節、活動等因素動態優化店鋪頁面,緊跟技術發展,嘗試制作全景、3D等主圖畫面。
網店海報根據活動和節日需要定期修改優化、挖掘提煉核心賣點調整優化。
5、產品及定價策略
單品爆款:對店鋪產品線進行合理規劃,通過數據分析,選取重點打造單品來培養成爆款作為引流款。
定價體系:制定線上定價體系,突出性價比優勢,規劃好全年折扣價格體系。保證店鋪利潤和普通產品利潤比例設置的合理性。
線上定制:線上產品的促銷價格,對線下經銷商的影響比較大,也容易給線下經銷商帶來較大抵制情緒,要規劃設計專銷規格來彌補矛盾。
6、活動策劃
根據店鋪銷售情況,對熱銷產品實行滿就送、包郵、返現等相關活動,并圍繞這些爆款做好其他產品關聯銷售活動,
制定春節、五一、國慶、雙十一、雙十二等節慶日專題促銷活動,設定營銷目標。
........
食用油電商,門檻已不低,差距也在加大,大品牌和小油種已領跑行業,中小油企應根據自身情況,制定切實有效的跟進及趕超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