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網訊: 廣東地區氣候潮濕,花生在生長、儲存過程中濕熱發霉,其中的黃曲霉菌容易生長繁殖產生黃曲霉毒素。近期,廣東省質量技術監督局(下稱“省質監局”)對全省食用油生產企業展開專項檢查,在已檢查的727家企業中,發現20家企業生產的食用油產品黃曲霉毒素B1超出標準限量值。據悉,不合格企業多為小規模加工廠,生產量較小,主要以散裝形式零售供應附近居民。
今日(1月18日),記者從省質監局了解到,針對廣東地區氣候潮濕,一些食用油小企業容易出現黃曲霉毒素超標等問題,近期省質監局組織各地質監部門,以作坊式、小型生產企業為重點,對全省食用油生產企業開展了專項檢查。
本次專項檢查共檢查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企業727家,發現20家小型企業的食用油產品黃曲霉毒素B1超出標準限量值。不合格企業多為小規模的加工廠,均采用半精煉工藝,生產量較小,主要以散裝形式零售供應附近居民。
據省質監局相關工作人員介紹,造成產品不合格的原因,主要是這些企業沒有嚴格按規定進行原料進貨把關。一些企業對購進的花生原料沒有嚴格篩選和檢測,部分霉變花生被用于食用油生產,導致黃曲霉毒素超標。
據悉,省質監局已組織當地質監部門對檢查中發現的不合格產品生產企業立案查處,責令企業停產,暫扣生產許可證,依法查封未銷售的問題產品,召回問題產品。
省質監局工作人員提醒廣大消費者,購買食用油時最好到大中型的正規商場購買品牌企業生產的花生油,并注意檢查其標簽上是否有標注“QS”標志,盡量不買散裝花生油、土榨花生油,同時,留意商店的花生油是否存放在陰涼的環境內,如發現包裝不清潔、已打開或破損,請不要購買。
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