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農村日報
“我從早上8點過就在這里等起,現在剛剛才開始榨哦。”6月5日上午10點半,合江縣佛蔭鎮瓦房子村三組楊章華的菜油加工作坊前排起了長隊,被叫到號的大姐歡歡喜喜地拿著罐子進去接油,門外還等著十多位背著菜籽等候榨油的村民。
“今年油菜豐收了,來榨菜油的人很多,每天都忙不過來。”楊章華說,瞅準菜籽加工市場空缺,去年他買回了一臺小型榨油機加工菜油,收取1.2元/公斤的加工費。今年自從5月初新菜籽出來后,夫婦倆一天到晚忙不停,生意很是紅火。由于干燥的油菜籽耐儲存,所以楊章華的作坊一年到頭都有生意,上半年生意要淡些,下半年則是榨油的旺季。“旺季時,一天可榨1000多公斤菜籽,毛收入就有1000多元,一年下來,掙個十多萬元不成問題。”
據筆者調查發現,之所以小型榨油作坊生意好,是因為小作坊榨菜油比大工廠多了一道工序。“小作坊買的都是小型榨油機,工序更講究,要先把生菜籽炒熟后,再榨油,所以味道更香;而大型榨油機是直接用生菜籽榨油,香味不如小榨菜油。”楊章華解釋說,另外,在當地農民看來,小榨菜油是原生態食品,沒放任何添加劑,吃起來更放心。
?